焊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焊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为粮食丰产插上科技翅膀白桂木

发布时间:2020-10-19 07:29:48 阅读: 来源:焊条厂家

为粮食丰产插上科技翅膀

全国消息:大灾之年,河南省粮食能获得丰收并再创新高,除了靠党的政策好、人们的努力外,还得益于“藏粮于科技”,以科技的手段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去年9月在我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我省粮食产量之所以连续创出历史新高、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威力,推广了一批优质品种。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指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是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的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等关键技术的推广,还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学管理,这些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已成为实现我省粮食生产不断增产的助推器,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独特的“河南育种家群体”,育出优质高产粮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粮食增产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大量事实证明,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不论过去还是将来,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可取代的。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前,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用种几乎全靠“外援”。五花八门的外来作物种子由于“水土不服”,产量往往很低。据介绍,解放初期我省小麦单产不过百斤,即使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只有二三百斤。

为改变这一尴尬现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很快在全省形成了国家队、省级队、地方队和农民育种家组成的农作物品种育种攻关队伍,出现了以许为钢、茹振钢等为代表的小麦育种专家,以堵纯信、程相文等为代表的玉米育种专家。

“这些专家中既有河南农科院、河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也有目前仍是农民身份的草根专家,省里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形成了独特的‘河南育种家群体’现象,为我省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专家队伍保障。”省社科院专家说。

依靠我省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辛勤钻研、刻苦攻关,粮食作物育种突飞猛进,取得了全国一流的成果,选育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郑单958”新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至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小麦品种经过9次换代,平均亩产已由1949年的83斤,增加到目前的800斤左右,是原来的近10倍。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0%,河南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已成为黄淮海麦区主导品种。其中“矮抗58”以1325万亩的全国推广面积,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又一当家品种。

新品种的广泛推广,还大大提升了我省粮食的品质,增强了竞争力,稳定了种植面积。

据统计,目前,全省优质粮食面积已发展到1.07亿亩,较上年增加393万亩。百农矮抗58、郑麦9023、郑麦366等16个优质高产品种占到了麦播面积的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9%。全省优质专用秋粮播种面积达到5130万亩,较上年增加120万亩。

正是依靠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技术突破和大面积推广,不仅大大提升了粮食的品种品质,而且对全省粮食单产与总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我省夺取连年丰收的关键因素。

“技术大腕”进万家,科学抗灾夺丰收

10月6日,国庆长假没过完,也正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卫辉市城郊乡魏献领、朱全贵等农民朋友正专心听一位“厅长专家”讲解小麦播种技术:“每亩播量不要超过20斤,播量太大,容易形成疙瘩苗、假旺苗,加重冻害,后期倒伏的危险也大。另外,耕深应达到7~8寸,至少两年要深耕一次,这样可以促进根系下扎,有利于小麦壮苗、抗旱减灾和后期防倒伏。”

讲解麦播技术的是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他正带领小麦栽培和科技推广专家实地指导农户播种小麦。

这只是我省粮食生产“科技入户工程”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我省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不断贴近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进程,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等一大批农业科研与推广项目,使种子包衣、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

面对去冬今春小麦遭受的严重旱灾,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启动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组织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单位的10300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包全省4.8万个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指导农民对麦田进行科学管理。

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秋粮生产“450行动计划”,我省再次把1万多名科技人员派驻田间,分包全省4.8万个行政村,科学指导农民搞好秋粮生产。

科技人员的进村入户,让一批实用技术像种子一样落地、生根、开花,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更让农民感受到了科技增粮的巨大作用。他们的口头语也由过去“庄稼活,没啥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转变为今天的“增产不增产,全靠技术员”、“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丰收的重要举措。”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大教授郭天财说,1万多名科技人员覆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做到了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明白纸,把粮食增产技术和关键措施送到了千家万户,起到了科技促田间管理、保增收的重要作用,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产田里捷报频传,引领粮食生产再创辉煌

无论是炎炎夏日里的小麦收获季节,还是秋风送爽的玉米、水稻收获期,全省许多高产田里不断传来刷新单产记录的捷报,成为大灾之年粮食生产中的突出亮点。

6月初,在全国闻名的小麦高产区焦作市,经国家级小麦专家测产复核,焦作市农林科研院和温县赵堡农业科研站实施的两块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30公斤和727.3公斤,均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

10月中旬,从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的百亩高产攻关田传来喜讯:该攻关田的小麦、夏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51.9公斤、1018.6公斤,万亩核心试验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90.6公斤、858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两季合计生产粮食1548.6公斤,实现了亩产吨半粮的新突破。

面对“人增地减”带来的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严峻局面,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小麦超高产研究攻关、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高产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等工程,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据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和示范带动,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以单产提高进而提升全省粮食总产水平。

在今年高产创建活动中,夏粮生产我省重点抓好150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秋粮生产重点抓好200个玉米、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示范方内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这些高产示范方、示范田,包括科技人员搞的攻关田产生的这种效果,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示范样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农民科学种粮的积极性,增强了夺取高产丰收的信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任洪志说。

高产创建换来粮满仓。近年来,我省超高产典型不断涌现,高产区也已从过去的黄河以北逐步向豫南转移。今年,我省小麦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的有8个市,分别是焦作、许昌、新乡、漯河、鹤壁、商丘、濮阳和周口,焦作亩产达到507公斤,真正实现了“一年丰收,十年温饱”的盛世景象。

高产创建、粮丰工程等一系列科技提升手段,正引领我省粮食生产不断迈向新辉煌。

性病的医院哪家好

看脱发专科医院哪家好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环境图

青少年癫痫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