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焊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北大仓如何让全国人民心不慌打响食品源头保胃战柱顶红

发布时间:2020-10-19 08:43:01 阅读: 来源:焊条厂家

导读: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断言:在中国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中国不能养活自己,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我们有北大仓”等很多农业产粮大区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下面我们去黑龙江北大仓看看吧。

黑龙江,昔日荒草甸,今日北大仓,千里沃野,万顷良田。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一直以来,黑龙江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载体,积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成为了全国农业生产的领头羊。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黑龙江积极推进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再一次走在了深化农村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

2013年,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积极指导和支持黑龙江开展两大平原”拟推出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改革事项。同年年底,李克强总理在黑龙江视察时,鼓励黑龙江两大平原蹚出农业现代化改革新路,并明确指示发展现代农业还得靠改革,特别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是关键,是重中之重,是龙头”。

黑龙江已建成中华民族可靠稳定大粮仓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的殷切希望。十年后,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调出量、商品量跃居全国之首,农业基础地位继续稳固,三农”问题有效破解,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蓄势待发。

谁来养活中国”的断言被打破,北大仓”让全国人民心不慌

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断言:在中国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中国不能养活自己,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事实上,我国人口增速并没有那么快,耕地减少速度也并不像布朗预测的那么严重,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一个稳产、高产的北大仓”。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农业连续十年丰收,特别是2008年以来,粮食总产量以年均近100亿斤的速度增加,先后跨越了700亿斤、800亿斤、900亿斤、1000亿斤、1100亿斤和1200亿斤6个台阶,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商品量占全国的近1/6,调出量占全国的1/3,均居全国首位,为保障我国粮食需求底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舌尖上的安全”受到威胁,食品源头保胃战”在黑龙江打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生动描述了食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但食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是人类生存和健康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然而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国人谈虎色变。黑龙江坐拥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漫长的寒冬阻止了病虫越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和农药使用量。夏季昼热夜凉,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色香、质量安全可靠、营养丰富健康。截至2013年末,黑龙江绿色食品种植7000万亩,超过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三品”认证数量10807个,产品抽检合格率99.3%,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省份,从田间到餐桌、从牧场到厨房的食品安全之路越来越通畅。

农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增强

自2003年起,黑龙江农垦按照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要求,依托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的地缘条件,发挥现代农机装备、先进农业技术和富余劳动力等优势,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历经十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企业达到110家,涉及俄罗斯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等10个州(区),总面积达到720万亩,经营项目涵盖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棚室蔬菜、生猪、牛肉和畜禽养殖等诸多方面,加工、仓储、物流和批发市场建设等诸多领域,并逐步形成将境外大豆、玉米等粮食回运加工的良性发展局面,农业走出去”也成为中俄两国领导高层关注的重要话题,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增强。

黑龙江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新优势和掣肘之处

进入二十一世纪,黑龙江农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红利效应渐退,新的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关系加速聚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特征和趋势越发明显。深刻把握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特点,科学探索农业发展路径,已经成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农业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和提档升级,黑龙江农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具备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优势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引领了我国农业三十余年稳健前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农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还是农业经营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内生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11年下发1号文件,出台了税收优惠、财政扶持、信贷倾斜、人才培养、新型农村经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改革与现代农业建设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推动了思想观念、生产结构、体制机制的深层次转轨,为黑龙江乃至全国农业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优越的政策条件。

农村生产力稳步发展,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特点。近年来,在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和强力撬动下,黑龙江省农业装备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大农机,2008年以来新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机合作社916个,重点装备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全面提高了种管收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2013年全省田间综合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2.97%,机耕、机播和综合机械化程度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一位;建设了大水利,不断加大水库、堤防、渠系建设力度,农业生产的水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以来全省新增灌溉面积4352万亩;实施了大科技,围绕粮食高产创建,按照不同积温带,科学培育良种,不断研究良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良法、良田实现了配套融合,促进了产量、品质、效益三提升。

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迈进的趋势越发明显。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论土地规模、耕种标准,还是生产效益、市场主导权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也使得农业生产始终处于弱势化、低端化、表层化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黑龙江着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初步构建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雏形。目前,全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到10万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5万个,专业合作社 农户经营”模式达到2547个,571家企业与750个合作社开展联合,全省四分之一的耕地实现了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发展,逐步建立,持续完善,为引领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在充分把握发展现代农业有利条件的同时,更要正确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掣肘之处

三十年高强度耕种,黑土地质量明显下降。据统计,2010年黑龙江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二普”时下降48.4%,0~20厘米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减少15%、有效磷增加190%、速效钾下降33%,土壤缺氮、富磷、贫钾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犁底层上移、施肥效益递减现象逐年加剧,土壤品质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影响到当前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还将从根本上动摇农业大省的根基。

农产品定价机制不健全,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现象突出,资源供给与价格标准之间的剪刀差”桎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一直以来,黑龙江作为农产品生产大省,却始终缺乏与本省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定价机制,优质农产品被人为压价现象比较突出。农业贸易始终呈现原字号”农产品出省、精深加工品回流的特征,卖弱买强,农产品贸易错位”的现象一直困扰农业生产发展,也制约着龙江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

职业农民逐渐减少,新型农民极度匮乏,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为农业生产亮起了红灯。据统计,2013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已经接近50%,与务农人口老龄化一并出现的还有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副业化越来越严重,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日益严重。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结构失衡,农业融资难,金融机构风险补偿能力弱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亟待在推动现代农业配套改革的进程中加以有效破解。

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再次踏上征程,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承担起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寻求突破、积累经验的重任。

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素。从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看,它是在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农业发展遇到天花板”现象,农业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融合发展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深化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看,我们过去发展农业生产是为了保障人吃马喂”,新时期农业生产不仅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更注重的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单纯的果腹”变成综合的增效”,形成产业、形成品牌、形成效益。

必须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为主基调,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要稳步推进家庭农场。尽快出台《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工作,将更多符合条件专业大户培育成家庭农场。要提升农业合作社质量,重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其规范与健康发展,尤其在增强合作社盈利能力、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发挥合作社带头人作用、增进合作社成员利益等方面努力实现根本性转变。要探索农业企业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农业企业经营模式,依托农业企业优势,使其成为引领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组织形式。

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要素科学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与治理并举的方针,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良田、青山、绿水。把保护黑土耕地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保护,在治理中开发,在保护中利用,实现耕地产出平衡,休养生息。一方面,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在全面禁绝高度、高残留农药的同时,强化农残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改善耕地质量。另一方面,要在促进土地休养生息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秸秆还田、深松深翻、土壤改良、有机肥、农家肥施用、土壤微生物恢复等综合措施的配套应用,让土地进入自我循环、健康发展、适度利用的发展轨道。

必须夯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保障能力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仓储、物流等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要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上日程。在农村金融改革上,要立足于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积极探索健全农村资产评估、流转、抵押制度,发展农村金融互助组织,鼓励社会自然人创建涉农银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服务型经营主体上,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创办资金互助社,推动社区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在科技服务型经营主体上,切实加快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发展。在流通服务型经营主体上,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

必须着力提高国家补贴政策的引带效应

转变良种补贴方式。改革良种补贴方式,新增良种补贴重点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倾斜,重点解决种粮的不拿钱、拿钱的不种粮的问题,形成1 1>2的效果,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转变农机补贴方式。按照公开公平、突出重点原则,全面实施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补贴方式。实施目标价格。转变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积极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销区对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产业发展保护机制,全面提升发展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编后语:如何任凭现在这样只重视向土地索取,求高产,而没有切实可行的土地养护方法,北大仓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北大荒了。实现土地用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学,依靠合理的土地管理。我们期待北大仓能再创辉煌。更多最新三农新闻资讯,请关注。

湖北治不孕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耳鼻喉科的医院哪家好

成都治肺炎哪家好